241.
242.
243.
244.

鲜食蕉品种的高度不育性和多倍性制约了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生产实践中所需的新品种 ,建立稳定的胚性细胞悬浮系是香蕉生物技术育种的前提。以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该体系的鲜食蕉品种贡蕉 (AA)未成熟雄花序的第 1~ 15位花梳为外植体 ,对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5~ 6个月的培养后可获得分生小球体和浅黄色、松散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 9μmol/L 2,4 D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 ,诱导率为 40.96 %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45 % ,其中5.79%的胚性愈伤组织来源于第 6~12号位置的花梳。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 ,通过 3个月的筛选和继代培养 ,可得到均质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该培养体系合适继代周期为 15d ,继代时合适的起始接种量为每 30mL培养基加 2mLPCVECS。培养 6个月的胚性细胞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5d后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细胞胚的发生 ,体细胞胚诱导率为 2 80× 103个 mLPCV。成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为 17 2 8% ,其中发育成正常的再生植株的百分率为 14 16 %。… … 相似文献
245.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150株真菌中筛选到8株产木聚糖酶活力在100U/mL以上的菌株,其中活力最高的为黑曲霉(编号149)(Aspergilusniger)。该菌株产酶较适培养基为:麸皮半纤维素4%,NaNO31%,麸皮1%,用不加(NH4)2SO4和尿素的Mandels氏营养盐液配制。28℃~30℃振荡培养60h,酶活力最高可达375.2U/mL。该酶最适作用pH为46,在pH3~11之间基本稳定。该菌株发酵液中含有木聚糖酶(相对活力100)外还有淀粉酶(18),甘露聚糖酶(098),β木糖苷酶(094)和纤维素酶(017)。… … 相似文献
246.
247.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0℃~15℃范围的波动温度条件下,有氧贮藏养殖罗非鱼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剩余货架期预测的适用性。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了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影响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的两种波动温度条件下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波动温度贮藏罗非鱼中假… … 相似文献
248.
249.
250.
251.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金针菇深层发酵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Zn的生物有机化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富锌的深层培养较好的Zn源为ZnAc_2,初始pH值为6.5,加入0.1%柠檬酸和0.4%的CMC-Na利于富锌和提高生物量。金针菇富锌过程中,93%以上的ZnAc_2以有机锌态存在,… … 相似文献
252.

利用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ium) Z-4、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Z-14和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 Z-20三株菌混合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基成分为白酒糟90%、麦芽根粉10%、尿素2%,原料:水=1:0.8,pH6.0,接种量10%,培养温度28~30℃,培养周期3d。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达32.1%,氨基酸含量齐全,脂肪含量为5.6%,维生素B_1和B_2的含量分别为2.2mg/kg和52.6mg/kg。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 … 相似文献
253.
254.
255.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分离自暴发病鱼的33株嗜水气单胞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和溶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O抗原不同,大部分菌株可分为TPS-30和PBJS-76两个血清型,这两个血清型菌株分布于浙江各地及南方其它省市,可能是构成暴发病流行嗜水气单胞的主要血清型;这些菌株对健康白鲫有很强致病力,LD50小于106,有很强的产溶血素能力,但某些菌株的毒力与其溶血效价无直接联系。… … 相似文献
256.
257.
258.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瑞氏木霉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株具有CMCase活性的阳性克隆 ,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Ⅲ (EGⅢ )。对重组酿酒酵母所产生的EGⅢ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 ,其最适pH为 5 0 ,最适温度为 60℃。检测了酿酒酵母蛋白质分泌系统组… … 相似文献
259.
260.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R1000、LBA9402感染新疆雪莲的叶片、叶柄和根段外植体,诱导产生毛状根。毛状根接种量为2.8 g/L(FW)时,20d生长量可达66.7 g/L,黄酮含量达到干重的10.23%。冠瘿碱的检测和rolB基因的PCR分析表明,Ri质粒中的T_DNA片段已经整合到毛状根细胞的基因组中。预培养时间、外植体类型以及发根农杆菌的菌株属性对毛状根诱导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预培养2 d的新疆雪莲根段外植体,经过R1601感染后,毛状根的诱导率可达100%。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在附加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有少量愈伤组织产生。由毛状根再生的植株与雪莲外植体再生的植株在形态上无明显区别,但前者的黄酮含量仅为后者的53%。…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