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
  •   按检索    检索词:    高级检索
     排序:相关度 OA 时间 被引次数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共有10000条符合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321-340项 搜索用时 69 毫秒
[首页] «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 末  页»
321.
下载全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激光和微波两种物理因子,对去甲基金霉素生产菌金霉素链霉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产量较高的生产菌HL11,发酵效价从2831 u/ml提高到4683 u/ml,提高了65.4%。所选育的菌株经多次传代,遗传性状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322.
下载全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天然色素在微生物的新资源、培养条件、发酵工艺及基因工程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王君  张宝善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0580-0583
323.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已成为影响全世界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SS2菌株可分为毒力株、弱毒力株和无毒力株,但目前尚无区分此3类菌株的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为了获得毒力株特异的基因序列,对毒力株HA9801及无毒力株12^#进行了抑制性差减杂交(SSH)实验,获得了5个可能的新的… …   相似文献
田云  Frank  M  Aarestrup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2004,44(5):613-616
324.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土壤中分离到了产中性植酸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对所产植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此中性植酸酶的反应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55度,在37度下以植酸钠为底物的Km值为0.19mmol/L,植酸酶活性依赖Ca^2 的存在,酶蛋白的分子量大小约为45kD,纯酶蛋白N端序列为Lys-Hi… …   相似文献
325.
下载全文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影响。根据其分子结构特征 ,系统分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通过与难溶底物和微生物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烷烃摄取的机理 ,利用该机理可以合理解释生理现象。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在参与细胞代谢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326.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卯晓岚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60-165
327.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代谢组学的概念、特性、发展历史做了简要介绍,综述了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中采用的技术,及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药物毒性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等邻域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8.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木霉菌(Trichoderma)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因子,可以产生几丁质酶降解植物的多种病原真菌细胞壁。利用低能离子束注入木霉菌使其产生变异,再通过初筛选和复筛选两个过程,获得T90_1木霉菌株,并用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来检验T90_1防治真菌病害的能力。发现该菌株通过侵染、缠绕等多种重寄生方式,并分泌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的物质,使病原菌原生质外渗,改变细胞内有序的代谢状况,从而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初步揭示该菌株抗真菌的相关机制。… …   相似文献
329.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化学消除剂或改变生长条件可以消除细菌中的质粒,除宿主菌的特性及其所含质粒分子量大小之外,消除率还与消除剂浓度,作用时间有关,嵌合染料适用于消除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具有性纤毛的细菌作用效果较好,适当提高培养温度可消除一些细菌中的质粒,胸腺嘧啶限量法仅适用于其营养缺… …   相似文献
330.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核酸测序技术为基因组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世纪初发展的以Illumina公司的HiSeq 2000,ABI公司的SOLID,和Roche公司的454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又为基因组学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在阐述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 …   相似文献
331.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并结合扫描电镜,研究柠檬醛掺入黄曲霉细胞,并通过损伤线粒体(Mt),导致抑制其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药物致敏浓度时,菌丝体经该醛作用后,胞内Mt呈不规则增多,氧化还原反应系统受到破坏,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醛组的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分别呈不可逆下降271%和242%,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SDH、MDH的活性直至消失;以琥珀酸、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为底物时,线粒体呼吸速率分别下降24.1%、14.3%和36.1%,提示柠檬醛能使菌丝体DNA、RNA、脂类和蛋白质等生物合成受到抑制,促进细胞死亡。… …   相似文献
罗曼  蒋立科 《微生物学报》2002,42(2):226-231
332.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微生物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微生物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是相关专业教师的工作目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师达到教学目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阐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和理论联系实际等4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朱宏飞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0173-0175
333.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内物质的外溢动态以及分析自溶作用的产物等方面研究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tsiae BE-11在50℃温度处理下的自溶作用。在保温过程中细胞先经一段很短的迟缓期,然后就向胞外溢出可溶性的具有强紫外吸收的物质,测定自溶液中氨基氮、还原糖的含量,其递增趋势也与上述类似,而未降解的蛋白质的外溢量则很少。保温2zh,细胞外溢物质的总量便达到原细胞重的50%,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用美蓝染色法观察了细胞从死亡到内含物外溢的过程,细胞经悍温60h仍保持着完整的轮廓,但通过超声波处理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这些“完整”酵母的细胞壁已被相当地削弱和部分分解。… …   相似文献
334.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04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或生物积聚(bioacct-unulahon),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从而使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其浓度的现象,富集的程度可以用富集系数即生物体中某富集物浓度与环境… …   相似文献
335.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336.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木糖醇在食品、医药及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而深受关注。但是,传统的化学法生产木糖醇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分离纯化步骤,过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木糖醇的使用范围。发酵工艺生产木糖醇无需木糖的纯化步骤,是取代化学合成法的一条可行工艺路线。本文着重介绍产木糖醇的微生物,酵母对木糖的同化途径,半… …   相似文献
337.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乙醇是酵母菌发酵糖的重要产物之一.但是当乙醇在培养基中用积到一定浓度时,对酵母菌细胞产生有毒效应.然而,不同的酵母菌菌株对一定浓度的乙醇有不同的抗性,而且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和生长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同一株酵母菌对一定浓度的乙醇也有不同的抗性.最近几年来,有的学者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了或通过… …   相似文献
池振明  高峻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5):373-376
338.
下载全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发现在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简称FD-TAP)的N端存在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但一般信号肽切点并非是完全专一的,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FD-TAP的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得到了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的克隆子pTAPND… …   相似文献
339.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各种染料及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报道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等,脱色机制包括吸附脱色和降解脱色。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这两大类微生物脱色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各种脱色机制在实际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0.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典型的化能自养菌,由于能生长在亚铁,元素硫和硫化物矿物上,因而成为生物湿法治金(Biohydrometallurgy)中最有应用价值的一个种。目前南非,美国,加拿大等国应用它提取铜,铀,金等已获得工业生产,另外… …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