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3.
25.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动力学特性.测得细胞产率系数1.573mgVS(mmolNH4+)-1;细胞衰减常数0.052mgVS(g@VS@d)-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最大氨氧化速率1.320~2.761mmol(gVS@d)-1,最大亚硝酸盐转化(反硝化)速率14.497mm… … 相似文献
26.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从患发性传染病的家养鲫鱼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其培养物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纯化,获碍一种单一多肽的外毒素,分子量为52.5kd。该毒素对热敏感,对胰酶有抗性,最适pH5—8,具有溶血性、肠毒性和细胞毒性,腹腔注射致死小白鼠和鲫鱼.其… … 相似文献
27.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酸性蛋白酶是酶制剂工业比较重要的酶种,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皮革、医药和酿造工业中[1~4],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本研究以宇佐美曲霉(Aspergilususami)白色突变株B1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和亚硝基胍、硫酸锂复合诱变剂点试平板法诱变,选... 相似文献
28.
29.
30.
31.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微生物代谢的Biolog微平板法 ,以及这种新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方面的应用成果。1 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的意义与手段1 .1 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内容环境微生物是由多个种群 (population)组成的微生物… … 相似文献
32.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转化药用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并建立了发根体外培养系统。Southern杂交、NPT Ⅱ酶的检测证明Ri质粒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植物的核基因组上。在发根培养系统中,检测了青蒿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一青蒿素的含量,检测了不同理化因子对发根生长及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日光灯,12h光周期,20001x)有利于次生产物青蒿素的积累。培养基的pH值为5.4。蔗糖浓度为3%不仅促进发根的生长,而且促进青蒿素的积累。低浓度萘乙酸(NAA)对发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青蒿素的合成。赤霉素GA,对发根的生长及次生产物的合成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最适浓度为4.8mg/L。… … 相似文献
33.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是近些年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技术之一。由于DGGE/TGGE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分析。文章对DGGE/TGGE技术原理与关键环节、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 … 相似文献
34.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当前,含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各种微生态调节剂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确保这类制剂的质量,活菌计数极其重要。可是,由于这两类细菌都是厌氧菌,在计数方法上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复杂的操作技术,因此现有方法还很不理想。我们根据高层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具有良好厌氧性能的原理,在必要的条件试验基础上,… … 相似文献
35.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早在三十年代苏联学者从土壤中分离到硅酸盐细菌,并测定解钾强度,培养5d分离出来的钾量为原硅酸盐中含量的15.9%,同时在不同土壤和不同农作物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证明对农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硅酸盐细菌的作用是刺激作用,为农作物补充钾素营养是微不足… …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以4种难溶性磷酸盐为培养基,发现供试菌株溶解这些磷酸盐的特性差异很大,真菌溶磷能力普遍比细菌要高得多。以NO3-为氮源时的溶磷量通常高于以NH4+为氮源时的溶磷量,只有2TCiF2对氟磷灰石及4TCiF6对磷酸铝的溶解能力以NH4+为氮源时较高。大多数菌株较易溶解Ca… …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