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262.
263.
以脱色前、后的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粗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糖含量、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红外光谱等理化性质和体外免疫活性、胃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多糖脱色后,多糖含量提高、蛋白含量下降、小分子物质大量减少、单糖种类基本不变,岩藻糖所占比例略有下降、半乳糖及葡萄糖比例略有上升,红外光谱显示,脱色后多糖中的C=O基团减少;多糖脱色后体外免疫活性显著提高(P<0.05),低浓度的未脱色多糖与模型组相比,对胃粘膜的损伤修复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浓度的脱色多糖对胃粘膜的损伤修复作用显著提高(P<0.01)。… … 相似文献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7-木糖紫杉烷糖基水解酶LXYL-P1-1和LXYL-P1-2是克隆自真菌香菇的两个双功能酶(序列一致性97%),具有β-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双重活性,能特异性地水解移除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等紫杉烷上的木糖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个酶蛋白进行酶活性中心预测,初步确定… … 相似文献
270.
271.
272.
273.
274.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香港海岸红树林分离到的 77株真菌中有 34株可产生木聚糖酶 ,从中选出CY2 80 9(Staganosporasp .)、CY4 786和CY5 0 4 0等 3菌株与已知陆生产酶菌株HU5 0 4 8(Aspergillusawamori)进行产木聚糖酶的比较研究。根据培… … 相似文献
27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物种的形态特征有限,加之形态滞后和形态可塑性,仅靠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很难把握真菌的系统亲缘。应用DNA测序、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识别真菌演化中出现的数量众多的单系支系,为建立各分类等级的新分类单元提供有力证据,为真菌分类… … 相似文献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