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
  •   按检索    检索词:    高级检索
     排序:相关度 OA 时间 被引次数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共有10000条符合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9941-9960项 搜索用时 106 毫秒
[首页] « 上一页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下一页 » 末  页»
9941.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合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 ,RACE )和基因组步行等技术克隆到一个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的漆酶结构基因和其对应的全长cDNA ,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多铜氧化酶基因家族… …   相似文献
9942.
研究了有机碳、氮源及 B族维生素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葡萄糖促生长作用最佳 ,添加 2 % (W/V)葡萄糖时 ,藻细胞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培养 10 d收获的生物量增加 92 .6 % ,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含量和藻体叶绿素 a含量也有变化。有机氮源的利用率低 ,仅蛋白胨、酵… …   相似文献
9943.
下载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棒状杆菌质粒DNA快速检测中,比较了三种方法:强碱法、快裂法和我们设计的酶法。用强碱法抽提的质粒带很淡,快裂法其次,且不能区别两个分子量相近的质粒;而用酶法则显带清晰,且能很好地区分两个大小相近的质粒,分辨率高,认为在棒状杆菌质粒快速检测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4.
在30升卧式酶解罐和5升标准发酵罐中,进行了以蔗髓纤维素为基质,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P2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水解成糖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试验。10%的底物浓度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最适搅拌速度为10r/min,用酶量为2.21u/g底物,50℃酶促水解24小时,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3—4%,底物得糖率49.5%,全纤维素转化率73.8%。用该酶解糖生产单细胞蛋白,试验了5升标准罐培养酵母的最适条件。… …   相似文献
9945.
腐殖质物质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大量存在,它不仅可以在有毒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起到氧化还原中间体的作用,加速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也可以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接受来自一些有机酸或者甲苯等环境中有毒物质提供的电子,偶联能量的产生,支持菌体的生长,形成一种新的细菌厌氧呼吸形式… …   相似文献
9946.
下载全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新型微孔膜乳化技术制备了载胰岛素的壳聚糖微球。研究表明,要制备粒径均一的壳聚糖微球,必须将亲水性膜修饰成疏水性;制得的微球粒径和所采用的膜孔径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使得微球粒径可控;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主要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和交联时间对微球表面形态、药物包埋率和微球体外释药特… …   相似文献
9947.
C3d是补体C3的裂解产物之一,与抗原相连时可以明显提高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CR2/CD21在其功能发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29为编码C3d与CR2结合区域的基因。从健康AA肉鸡肝脏中RT-PCR克隆C3d CDNA,设计引物克隆P29至pUC19载体,利用同裂酶BamHⅠ和B… …   相似文献
9948.
抗真菌抗菌素414(球红霉素)对念珠菌、隐球菌和啤酒酵母等酵母菌作用强,对一些皮肤癣病原菌,霉菌和阴道滴虫也有作用,对细菌无效。它对由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的抑菌旅度为0.2—0.39单位/毫升,杀菌浓度为0.39一1.56单位/毫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浓度为0.1一1.56单位/… …   相似文献
9949.
  
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中,构建成四个不同的表达截体,研究它们在耻垢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megmatis)中的表达效率。首先将含有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H… …   相似文献
9950.
下载全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方法从茂原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基因组DNA扩增出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的基因片段,并构建表达质粒Pet-MTG。后者在大肠杆菌(Rosetta DE3)中得到… …   相似文献
9951.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FUS3/KSS1类MAPK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扩增出MAPK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而利用YADE法延伸该片段的上、下游邻接序列,获得MAPK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BbMPK1。用3′RACE扩增出BbMPK1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 …   相似文献
9952.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实施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时,运行初期基因工程菌流失是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一体式微滤膜-生物反应器中,考察了运行初期不同运行条件对基因工程菌流失密度和截留效率的影响,并对截留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初期,不同运行条件对基因工程菌的… …   相似文献
9953.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的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及dsRNA病毒对菌株间病毒特征传播的影响。试验选用已知4个VC基因座位的15个Vc基因型菌株和3种dsRNA病毒,通过含病毒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配对培养,将病毒逐个转入不同Vc基因型菌株。将不同Vc基因型的含病毒菌株与具特定VC基因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根据培养两周后野生型菌株培养性状的改变与否,统计菌株间的病毒传播率。结果表明,各个VC基因对菌株间病毒传播的影响不同;存在2个VC基因差异的菌株间病毒传播率低于相差1个VC基因的:病毒在相差1个VC基因的菌株间的传播多具单向性:不同类型的病毒在菌株间的传播率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9954.
【目的】探明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抗生素制作菌群失调腹泻小鼠模型,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1/2超微汤剂治疗,采用眼球采血法,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的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较正常组低(P<0.01或P<0.05)。经灌胃治疗后,传统汤剂组和超微汤剂1/2量组的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白细胞数在数值上均有所增长,其中传统汤剂组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已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汤剂1/2量组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已恢复正常。七味白术散复方能促进血小板、白细胞的生成,对红细胞平均体积有所改善,且超微汤剂的白细胞增加幅度较传统汤剂组大。【结论】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超微汤剂1/2量约优于传统汤剂全量。… …   相似文献
9955.
  
本室从西藏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了一批链霉菌,利用脉冲电泳确定了其中5株链霉菌含有较小的线型质粒。【目的】克隆、测序和分析5个线型质粒的端粒。【方法】采用改良的\"在凝胶中进行DNA碱处理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来克隆线型质粒的端粒DNA。【结果】克隆和测序了5个线型质粒的端… …   相似文献
9956.
本文探讨了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rTcd B)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不同浓度rTcd B处理CT26细胞,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活性; 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rTcd B显著抑制了CT26细胞的增殖,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Caspase 3活性在处理6 h后显著升高, 至18 h达到最大值,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到了膜外侧, 细胞膜呈明亮的绿色荧光;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能够诱导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凋亡。… …   相似文献
9957.
下载全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告了使用1/500营养肉汤双层琼脂培养基,在含有宿主菌及寄生菌混合物的软琼脂层中,蛭弧菌、变形虫及鞭毛虫等均可形成噬菌斑,但其大小、形态、扩展速度不同。鉴别方法除依据噬菌斑形态特征外,主要靠相差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蛭弧菌的纯化用单斑传代,一个直径为1mm的噬菌斑含有约105-6pfu/ml(每毫升噬菌斑形成单位)。… …   相似文献
王秀茹    梁钢  邵立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28-232
9958.
下载全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多媒体引入微生物学教学课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学生、教材、考核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或提高。总结了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同时 ,根据多年的具体实践 ,提出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张永勤  孙岩  刘均洪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137-138
9959.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并增设了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季淼  叶明  杨柳  王颖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0977-0979
9960.
下载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喷施光合细菌菌液对新型烟草品质的影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大田以1:200的比例对烟叶叶面喷施光合细菌菌液,对新型烟草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谐调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能够同时降低烟碱和增加钾的含量.评吸结果显示,香味独特,余味纯净,劲头适中,更加呈现出新型烟草… …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下一页 »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