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1.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合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 ,RACE )和基因组步行等技术克隆到一个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的漆酶结构基因和其对应的全长cDNA ,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多铜氧化酶基因家族… … 相似文献
9942.
9943.
9944.
9945.
9946.
9947.
9948.
抗真菌抗菌素414(球红霉素)对念珠菌、隐球菌和啤酒酵母等酵母菌作用强,对一些皮肤癣病原菌,霉菌和阴道滴虫也有作用,对细菌无效。它对由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的抑菌旅度为0.2—0.39单位/毫升,杀菌浓度为0.39一1.56单位/毫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浓度为0.1一1.56单位/… … 相似文献
9949.
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中,构建成四个不同的表达截体,研究它们在耻垢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megmatis)中的表达效率。首先将含有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H… … 相似文献
9950.
9951.
9952.
9953.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的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及dsRNA病毒对菌株间病毒特征传播的影响。试验选用已知4个VC基因座位的15个Vc基因型菌株和3种dsRNA病毒,通过含病毒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配对培养,将病毒逐个转入不同Vc基因型菌株。将不同Vc基因型的含病毒菌株与具特定VC基因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根据培养两周后野生型菌株培养性状的改变与否,统计菌株间的病毒传播率。结果表明,各个VC基因对菌株间病毒传播的影响不同;存在2个VC基因差异的菌株间病毒传播率低于相差1个VC基因的:病毒在相差1个VC基因的菌株间的传播多具单向性:不同类型的病毒在菌株间的传播率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9954.
【目的】探明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抗生素制作菌群失调腹泻小鼠模型,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1/2超微汤剂治疗,采用眼球采血法,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的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较正常组低(P<0.01或P<0.05)。经灌胃治疗后,传统汤剂组和超微汤剂1/2量组的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白细胞数在数值上均有所增长,其中传统汤剂组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已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汤剂1/2量组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已恢复正常。七味白术散复方能促进血小板、白细胞的生成,对红细胞平均体积有所改善,且超微汤剂的白细胞增加幅度较传统汤剂组大。【结论】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超微汤剂1/2量约优于传统汤剂全量。… … 相似文献
9955.
9956.
本文探讨了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rTcd B)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不同浓度rTcd B处理CT26细胞,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活性; 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rTcd B显著抑制了CT26细胞的增殖,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Caspase 3活性在处理6 h后显著升高, 至18 h达到最大值,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到了膜外侧, 细胞膜呈明亮的绿色荧光;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能够诱导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凋亡。… … 相似文献
9957.
9958.
9959.
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