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报道了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的条件。实验证明用玻璃纸平板培养法,培养卡那霉菌菌丝体可以代替常规的摇瓶培养法,而且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在培养菌丝体的琼脂培养基中加入甘氨酸后,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这种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与不加甘氨酸培养基中长成的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基本相同。单独使用溶菌酶就可以分离原生质体,不用再加裂解酶。用蒸馏水处理原生质体,不能裂解原生质膜;0.1%的SDS能完全裂解原生质膜,而且能保留完整的菌丝细胞,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原生质体悬浮液中残存菌丝细胞数。原生质体的再生和生长,受再生培养基成份的影响,非高渗性的卡那霉菌产孢子培养基,可用作再生培养基,且能得到较高的再生频率,同时再生菌落的生长也较旺盛。原生质体在再生过程中,和分生孢子一样首先萌发芽管,未发现有如Okanishi所述的扩张现象。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在4℃冰箱中能保存24小时。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颐屏 袁朝辉 陈相富 张之平. 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J]. 微生物学报, 1984, 2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